8场40强赛,个人攻进8球,助攻3次。
在国足3:1战胜叙利亚、以4连胜晋级世预赛12强赛后,武磊和“YYDS”(永远的神)这个他不明白什么意思的标签,一起登上了热搜。
舆论是个奇怪的东西,它曾经是那么贬低武磊,又能像如今这样吹捧武磊。
4年前,也是这个初夏的季节,马来西亚马六甲,国足在12强赛关键战中领先的情况下,被叙利亚在最后时刻2:2逼平,进军俄罗斯世界杯只剩下理论可能。
赛后,武磊受到了许多人的指责和谩骂,认为国足最后时刻丢球,与他没有在比赛尾声阶段的进攻中充分耗掉时间有关。
在那之后,武磊加冕2018赛季中超冠军,还终于脱掉“本土”的帽子,力压一众大牌外援加冕中超金靴和中国足球先生。
武磊又在2019年毅然决然踏上留洋西甲联赛的征程,选择了这条更难走的路,成了“全村的希望”。他的进球,还一度帮助西班牙人队时隔12年再次进入欧联杯赛场。
2020年,武磊经历高开低走。在年初的加泰罗尼亚德比大战中,他攻破了西甲豪门巴萨的球门,帮助西班牙人队2:2绝平同城死敌,抢下保级关键一分。
但随后新冠病毒来袭,武磊不幸中招,他所效力的西班牙人队最终也没能从降级漩涡中脱身。
而在西乙联赛中,被外界寄希望于“降维打击”的武磊,却遭遇出场时间骤减。
在他出战的31场联赛中,没有一场打满90分钟,场均出场仅有27分钟。在有限的时间里,武磊打进2球,助攻2次。
一时间,武磊又招来一部分人的质疑,甚至是嘲讽。
而在世预赛40强赛下半程,国足4场不容有失的比赛中,武磊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又成了永远的神……
【谈40强赛】
中新体育:整个40强赛阶段你打进8球,连续5场比赛破门,尤其下半程容错率特别低的4场比赛中,都是你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这份出色表现主要源于什么?这是你的第二届世预赛,和上一届相比有什么不同?
武磊:从我个人角度而言,因为自己的年龄增长,包括在欧洲踢球,肯定是比四年前要更加成熟一些,心态上更加沉稳,所以我觉得自己的综合能力比四年前更强。
从球队来说的话,我一直对球队有信心。虽然我很长时间没有到球队,没有跟球队在一起,但是我回来的第一天就能感觉到大家的自信,我们对40强赛都是充满信心的。
中新体育:主教练李铁上任之后,国足世预赛取得四连胜,取得了肉眼可见的进步,这份进步源于什么?你怎么看待与李铁在国家队的合作?
武磊:李导建队以来很长时间我没有回来过,但是我一直在群里,这次回来很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,让球员们有更强的归属感和仪式感,比如给球员准备的小漫画这种。很多细节,都让我们觉得非常有归属感。
在到球队之后,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李导的带领下,给我们灌输了非常强的为国家队比赛的荣誉感和使命感,每个人都非常珍惜这样的国家队生涯。
李导在技战术上也非常现代化,强调高强度和快节奏,这是我回来之后感觉特别印象深刻的。包括球员以及所有工作人员,整个氛围非常不错,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一致的,都往一个方向去努力,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基础。
中新体育:李铁指导之前两次在新闻发布会上对于留洋的话题声援你,你有什么话想对李指导说?
武磊:当天发布会现场李导在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,其实我是相当惊讶的,因为我也没想到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,李导能够直接站出来去为我声援或者表达一些看法。所以我非常非常感谢李导,也真的是非常感动。
当然这肯定是和李导自己也在国外踢过球有很大关系,他也清楚国外的竞争环境和国外的生活有多么不容易,所以他算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去说这些话,也可以从话里听到那种感同身受、互相了解的一种知己的感觉。
【从“罪人”到“YYDS”】
中新体育:上一届世预赛12强赛阶段与叙利亚的比赛中,很多人把球队最后被绝平,归咎于你在之前的进攻机会中没有充分耗掉时间,当时怎么看这件事?这次战胜叙利亚之后是否有些释怀了?
武磊:其实我对这件事情完全没有放在心上,因为怎么说呢,我觉得在内行人看来,这种事情也不用去理会吧,我真的没有去在意类似这样的一种言论。
包括之前国家队生涯中,也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属于被大家批评的对象,比如在国家队不进球啊,或者浪费机会啊这些,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能够去调整好心态,当然这个也是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慢慢成熟。我是完全没有受到上一届世预赛的影响。
中新体育:前几天赛后,“武磊yyds(永远的神)”上了热搜,从“罪人”到“永远的神”,你怎么看这种转变?
武磊:上热搜这个我觉得有点夸张了,其实我都不知道YYDS是啥意思,也是看到有朋友发给我这个,我还特意问了我老婆啥是YYDS才明白,现在都有点跟不上互联网的潮流了。
我觉得自己已经能很好的面对这样一种舆论环境了吧,因为就像我刚才说的,其实这一路过来,不管是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也好,都是有过低谷的,但是对我来讲,尽量要去保持住一个好的、稳定的状态,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。
中新体育:看主教练李铁还有好多国脚在社交平台上发了动态,翻了一下你的微博还停留在5月31日,似乎有些低调?这跟之前部分人对于你留洋的质疑声音有关吗?
武磊:其实现在这些自媒体舆论对我来讲,怎么说呢,当然本身肯定所有人都不希望被大家骂,从我自身来讲,一定是努力想做到最好的,自己一定是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。
舆论有时候过度的骂或者过度的吹捧,我能够理性的去面对。不然的话,这一路过来也不会有这样的成长经历。
所以我觉得就是在逆境或者在失败的时候,不对自己失去信心,在成功的时候要认清自己还有提高的地方、不足的地方,保持住这样的心态来使自己能够有更长远,更稳定的发挥。
【谈留洋踢球】
中新体育:留洋这条路要比在中超踢球更难走,可能也会失去一些东西?当时是怎么考虑这件事的?
武磊:我中超冠军也拿了,最佳射手也拿了,如果说要在中超踢球,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可以再去突破或者再去挑战的了。
其实不仅仅是足球吧,从事任何一个职业,如果你没有一个追求,去最好的领域和平台去尝试的话,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。特别是在你有这样的机会,能够去的时候。
对我而言,我肯定是会毫不犹豫、坚定地去做,不然我觉得是一件职业生涯当中非常遗憾的事情。
中新体育:留洋已经两年半了,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?哪个阶段让你感觉最难熬?有过结束留洋、回国踢球的想法吗?那么,让你坚持下去的动力又来源于哪里?
武磊:其实说实话,在国外留洋肯定是有很多困难和不容易的地方,大家看到的可能仅仅是场上的比赛画面和训练画面。生活上的困难,包括各种各样的琐碎事情,真的太多太多了,都是需要自己去克服的。
我去之前做了很多心理上的准备,包括如果踢不上球怎么办?或者说机会少怎么办?或者说自己到底能不能跟得上那边的节奏?但是这些都没有让我有过退缩的想法,或者说,觉得想要回国的想法。
要说最难熬的,那真的还得说去年得新冠的时候,一度真的有过这个(回国踢球)念头,因为当时确实是情况很困难,外界都不知道,其实家里人也都感染了。
在那种情况下面,你是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,只能是任由事情去发展。而且也在那个时候,真的没有什么人能够帮助到你。不像你踢球,如果跟不上,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提高,去解决问题。
所以回过头看这两年半时间,在那样的一种环境下其实是感觉很无助,只有在那一段时间是有过放弃的想法。
好在现在看来是咬牙挺过来了,我非常感谢我的家人们,他们也都非常的不容易。在这两年多的时间,他们也付出了很多,无条件的陪着我,用行动支持着我,如果说我的家人不在那边陪我的话,我肯定是没有办法去坚持的,他们也是我的动力。
【谈未来】
中新体育:未来有什么打算?下赛季球队又回到西甲舞台了,对自己和球队有哪些期待?
武磊:下赛季回到西甲肯定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,当然西甲的平台又高了,竞争就更加激烈。
其实每年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,因为我们球队青训非常好,每年都会有年轻人补充到一线队,所以这个竞争是一直存在的,还是希望自己能够面对竞争好好表现,能够尽可能的上场吧。多上场多打比赛,这是我对自己的期望。
但是我想说,希望广大球迷能够理解。因为毕竟,我是一个中国球员,在那样的环境下,不可能像顶级球员一样,每场比赛都能够出场或者进球,只能是尽自己努力去争取,所以也希望大家都能够保持平常心。
【谈12强赛】
中新体育:对于接下来的十二强赛有什么期待?
武磊:现在我们是完成了第一个小的目标,我们最大的目标肯定是冲进世界杯。12强赛也快到了,大家还是希望能够咬住这个劲,保持信心和势头,争取能够进入世界杯,这个是我们所有球员、足球人和球迷的梦想,所以我们一定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的。
中新体育:这届世预赛国足是89、91年龄段球员为班底,再往后更多95后甚至00后球员就要挑起大梁了,对他们有什么建议?尤其在出国踢球这方面?
武磊:我们这一代慢慢退下来之后,当然是希望后面的年轻球员能够努力跟上并且超过我们,其实足球需要更多的年轻球员去挑大梁,这样才是加速进步最好的体现。
希望他们能够抓准每一次成长的机会,比如在自己现在的俱乐部能够有好的发挥,慢慢地起到一个核心,或者起到重要作用,那样之后才可能在国家队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谈到出国踢球,当然肯定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愿意走出去,哪怕是二级联赛,哪怕是小联赛。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前提是,首先要把自己的能力提高上去,一定要在那边靠自己的努力站住脚,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提高。(作者 卞立群)
上博东馆打造“开放型博物馆”****** 在浦东新区花木社区,上海博物馆东馆正拔地而起。 步入场馆内部,与常见的博物馆不同,这里采用了开放式设计,其中多处设计别有洞天。 据了解,上博东馆预计今年年底开门迎接参观者。 “不像传统博物馆” 上博东馆建筑高度近45米,地上6层包括展示陈列、公众服务、库房及办公用房;地下2层则主要为学术报告厅、影院、活动教室等。 许多人印象中的博物馆,一般都采取了封闭式设计,大量采用人工照明,光线昏暗,而且空调温度偏低。据业内人士透露,其中重要原因是要确保文物安全。一些参观者趣言,“走进博物馆,就像走进尘封的历史”。 但许多经过上博东馆的人,对这一建筑的第一印象是“不像传统博物馆”。据介绍,外立面蜿蜒起伏的曲线,在设计上暗合上海这座城市“海陆交汇”的地理位置,也象征“勇立潮头”的精神。建筑内部设计与功能组织,也一改常见的博物馆封闭式流线设计,与城市空间有了更紧密的联系,力图为市民带来一座“开放型博物馆”。 走进上博东馆一楼连廊区域,顶部是一个174平方米的椭圆形玻璃穹顶,40米挑高的大厅,顶部玻璃穹顶达632平方米,建筑四面都设置了一定高度的玻璃幕墙,还有敞开式空间与外界连通,阳光能从四面八方透进博物馆内。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,“我们在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前提下,希望有自然光透进来,这样观众在博物馆里参观会有多样性的感受。” 上博东馆西临杨高南路、北至世纪大道、东面是丁香路,与上海科技馆、东方艺术中心隔街相望。观众在博物馆里,不再仅仅是“进入尘封的历史”,也能从不同角度远眺城市景观、感受城市的脉动,让历史与当代生活交流共鸣。 据悉,由于建造年代等原因,上博人民广场馆没有设计专用通道,文物运输一般在晚上。而上博东馆将设置员工、文物专用通道,与观众通道分开,在不打扰观众参观的情况下大大提高文物运输的安全性。据透露,过去布展时曾发生过的拆门以搬运大体量文物的情形将成为历史。 多处设计“别有洞天” 一些途经上博东馆的市民发现,透过长方形外立面镂空的开放空间,能看到中间环绕而上的坡道。 据了解,这其实是一种传承。1996年开放的上博人民广场馆,建筑造型一大亮点是方形基座上托起圆柱形顶部,取“天圆地方”之意。而东馆的建筑主体呈矩形体块,中间嵌入圆形的旋转坡道,也是方和圆的结合。 东馆中间这一旋转坡道,其实是三楼通向五楼的休闲步道,开放后,这一巨型的旋转坡道很可能会成为上海新晋“网红打卡点”。 在靠近旋转坡道的区域,开放度更高,未来将开设一个针对少年儿童的探索宫。据透露,不同于一般的文物展厅,上博将在探索宫里融入“探索”理念,推出将人文、艺术、文明等内容结合在一起的项目,帮助少年儿童学习知识、拓展眼界、丰富体验,启发他们的探究性思维。 占地数千平方米的五楼露天区域则将复制仿造一组江南园林建筑,也是室内展厅向室外的延伸。观众在四楼展厅参观完江南文化主题展,可以步行至五楼,在园林的亭台楼阁之间眺望周围的城市脉动。上博颇受欢迎的“博物馆奇妙夜”活动,今后也将安排在这里举行。 上海博物馆前任馆长杨志刚曾透露过一段趣事:他在医院看病时,医生看到其病历卡上显示单位是上海博物馆,于是跟他说,“第一次谈朋友的地方就在你们上博。” 这让杨志刚感慨,未来观众除了参观展览,还能在博物馆空间里享受休闲、社交、餐饮等更多体验,“博物馆的功能应该是复合的,这就要求在建筑的布局、空间的营造里把它们充分考虑进去,让观众喜欢来且愿意经常来。” “发掘呈现上海的文化” 据了解,上博东馆有大小展厅20余个,还设有大量教育体验场地,展示陈列区面积达3.36万平方米,预期每年观众接待量达500万人次。 据褚晓波介绍,上海博物馆以打造“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”为发展目标,上博东馆的建设也将坚持这一定位。未来将在上博东馆构建起以中国古代文化主题为核心的展陈体系,以常设展为主,为观众呈现海内外体系完整、脉络清晰、史料翔实、叙事生动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,以及海派与江南文化、中外文化交流、互动体验四大系列。其中,青铜馆、书法馆、绘画馆、印章馆是海内外唯一的常设通史陈列场馆。 “上海博物馆虽然是一个面向全球的博物馆,但是它既然扎根本土、位于上海,我们理应发掘呈现上海的文化。”褚晓波表示,未来在上博东馆举办的许多展览并不是按照文物材质来展示,而是按照主题来演绎,常设主题中的展品内容、角度会定期调整。(简工博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凤凰彩票地图 |